一根电话线 架起“连心桥”
来源: 河南日报 时间: 2025-03-10 21:38:5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再跟您确认一下拥堵路段的具体位置……”“您反映的积水路段我们会立刻和相关部门反映,尽快疏通清理……”

  12345热线受理大厅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是便民服务热线(原市长热线)的“接打高峰期”,“所有工作人员中午分批次吃饭,夜间排班留守,确保24小时市民来电能接通、有回复。”热线负责人郭梦珂一边整理着人工回访记录,一边从中总结着问题和经验,“春节期间更是‘峰值拉满’,一个话务员每天要接120多个电话,喝口水的空隙都很难得。”

  作为政务服务“有诉即办”的总客服,2024年,12345热线共受理企业和群众有效诉求483290件(含人民网网民留言1770件、含省12345转办15227件)。其中,直接答复236942件,转办246348件。较2023年总受理量同比增长20.52%。

  12345热线通过与入驻专席、分中心热线、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热线、110平台、交警部门、服务大厅窗口等实现三方通话,对大面积停水、停电、交通拥堵等严重影响企业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事件快速响应,让各类紧急非警务诉求得到及时、快速、高效处置。

  前段时间,有市民打电话反映小区外墙脱落的问题,承办单位跑了三次却并未发现外墙脱落。最后,热线派人现场督办,承办单位和群众直接联系,才发现墙皮脱落的位置较高,而且要在特定位置才能发现,最终经过施工,问题顺利解决。现在,热线成立了现场复核督办队伍,明确了“12345热线+督查”工作机制,每月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牵头组织,召开民生实事双周会商研判会,就各类疑难工单进行研判督办;同时市民可通过周道客户端上《周道帮办·直通12345热线》栏目线上填写诉求。线上回访、线下现场复核,对群众“急难愁盼”一跟到底,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处置和办理。接地气、办实事,老百姓的大靠山。墙上的锦旗是无声的激励。更新完善承办单位现行办事指南、政策法规、民生热点等知识库;组织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医保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强化热线数据运用,推动一些重复性、苗头性问题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等,多种举措提升热线办理质效,便是最好的回应。

  “我们始终把维护市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市民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 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静说。

  下一步,12345热线将学习北京市“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经验,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模式和机制。从加快系统平台升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督查督办运用、提升政务服务形象这四个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提档升级,激发便民利企新活力,使其成为政务服务的“新引擎”、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协调联动的“总枢纽”、社情民意“总参谋”。

责任编辑:唐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