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民政府
关于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7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市政府督查室 时间: 2023-08-18 10:14:3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尊敬的胡友涛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周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2年2月,周口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城市名片。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局、立足长远,深刻理解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质、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作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彰显周口历史文化特色,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申报工作总体进展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实施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文化资源普查认定,新划定历史街区4条,新公布历史建筑2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2022年4月6日,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2022年10月8日,成立周口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指挥部,入驻南寨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办公,实行“周调度、周研判、周推进”机制。2023年2月14日,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周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揭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推进立法保护。各方面专家对《周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集中修改,经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于2023年4月27日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二次审议通过。三是强化规划引领。《周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于2023年1月12日通过中期成果专家评审会,拟组织开展终期成果评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本已编制完成,并组织开展了2次专家评审。四是强化项目支撑。扎实推进川汇区周家口南寨,淮阳区人民街、老淮中,黄泛区场部机关旧址等4条历史街区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制定31个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修缮保护工程项目清单。川汇区投资8.6亿元开展南寨街区修缮保护;淮阳区投资6.32亿元谋划实施人民街、老淮中2条街区修缮保护,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五是强化资金保障。银行融资贷款资料已提交,正按有关程序推进,2亿元的文化事业专项债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建设项目库和省财政库。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市委书记张建慧、市长吉建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宏武每周现场调研,现场办公,研究工作措施,解决工作问题,高位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二)精准定位,划定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在充分调研走访座谈的基础上,对川汇区、淮阳区、黄泛区农场历史街道进行普查、筛选,划定街区保护总面积69.36公顷,街区核心保护范围21.3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48.04公顷。

(三)迅速行动,推进项目建设。抓住国家推进城市更新的重大机遇,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建筑保护修缮。扎实推进历史街区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工程,周家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李家当铺院、红石板路已基本完工,其他市政设施完善提升、重点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工程正按时间节点实施。淮阳区人民街区滨水截污纳管工程已完工,其他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黄泛区农场场部机关旧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调研基本结束,正在编制保护规划。

(四)立法引领,推动条例修订。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周口市着力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宏武任组长的周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专班,及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印发了《周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专项工作方案》(周名城〔2022〕1号),明确了立法步骤和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调研。现《周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已通过周口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第二次审议,待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批复后,报省人大备案。

)精细部署,加快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全面启动市域范围内历史资源普查认定工作。公布历史建筑共230处,除最新公布的29处周口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外,其余201处历史建筑均已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数据信息平台”数据填报、挂牌保护及测绘建档工作;确定图则编制历史建筑名单39处,并完成保护图则文本编制;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3884处,文物保护单位697处;梳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5项;登记古树名木564株,古树后备资源242棵,古树群13个。

(六)科学保护,聘任名城保护专家。为推动名城申报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在申报材料的审查、评估及相关保护规划评审等方面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作用,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推荐,聘任住房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等12名同志为周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

(七)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专项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修缮保护资金保障是关键,我市采取了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和专项债等多种模式融资建设。目前,各项融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八)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媒体渠道,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定位范畴,在全市范围内张贴宣传海报,通过遗产之美“书法、绘画、诗歌”等方式大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着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努力营造“满城文化”的申报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暂未启动。目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正在起草名城申报管理办法报省政府审定。待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公布实施后,我市立即启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

(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待批复。2022年4月7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正式将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材料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022年5月25日,已确定的4条街区均已通过专家审查,待省政府批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名城保护规划与省级名城申报文本编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保护规划,完成规划报批。抓紧完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本,启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程序。

(二)紧盯文化事业专项债申报进度。周家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2亿元的文化事业专项债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建设项目库和省财政库,下一步,紧盯省财政厅审批进度,力争获批。

(三)加快推进历史街区修缮保护。切实增强紧迫性、必要性认识,增加人员和专业技术力量,倒排工期,加快推进街区修缮保护工程施工。按照重点工作任务目标清单和时间节点要求,对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市政管网、街区风貌等方案、施工图设计及工程进展持续每周进行调度、调研、通报。

(四)加强沟通协调。密切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省财政厅的对接,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变动,争取上级从政策上、资金上支持周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保申报成功。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文化文物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也请你们以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共同为我市文化文物工作建设贡献力量。

联系单位: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人:姜英君

联系电话:18603870777

 

 

 

2023年8月10日


责任编辑:宋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