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董耀鹏,中国曲协副主席、山西省曲协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小平,中国曲协军旅曲艺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演员程桂兰,省曲协主席、国家一级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范军,福建省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余守英组成的考评组对我县“中国曲艺之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省文联副主席张剑锋、省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鲁银海、省曲艺团团长袁满、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田维国,县领导皇甫立新、张建党、张艳秋等陪同考察或出席汇报座谈会。
考评组一行先后到槐园、三槐堂、玉文化产业园、新区广场、体育场、东关小公园及园区综合服务大楼等曲艺活动场所实地考察,并认真观看审查了我县各位曲艺艺术家精心排练的曲艺节目。
在座谈汇报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党向各位考评组专家详细汇报了我县曲艺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沈丘县曲艺艺术具有源远流长、种类多,注重传承创新、名家多,加强阵地建设、场地多,服务大局大事、成绩多,社会基础深厚、会员多等特点,曲艺史可以上溯四百年左右,自明末清初至今,沈丘县流传的曲艺艺术形式有道情、评书、沙河大鼓、小铙、快板书、山东快书、相声、琴书等。2011年后,小铙、沙河大鼓被先后列为全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同时,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曲艺事业的发展,在全县中心工作中,把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列为重点项目,建立了工作台帐,有力推动了各项创建活动的积极开展。目前,县曲艺家协会有国家级曲协会员11名,省级曲协会员80多名,市级曲协会员180多名,县级曲协会员260名,曲艺爱好者遍布城乡,数以万计。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曲艺艺术家的辛勤努力下,全县曲艺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得到了长足发展。
通过实地查看演出场地、观看节目演出和认真听取汇报,考评团成员对我县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的开展给予充分肯定,对我县曲艺艺术家们执著于曲艺艺术、坚守在演出舞台的艺术品格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我县当前的“中国曲艺之乡”创建工作及今后的曲艺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专家们一致认为,沈丘县的曲艺艺术很有地方特色,从艺人员众多,表现形式丰富,节目内容精彩,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肥沃的艺术土壤和很大的发展潜力。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曲艺艺术的传承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让曲艺艺术爱好者有交流的平台、有展示的窗口、有传承的基地。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要以文化人、引领风尚;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要注重特色,打造品牌;让曲艺艺术在沈丘健康、繁荣、可持续发展,成为沈丘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张建党表示,沈丘县将以此次“中国曲艺之乡”创建工作的考评为契机,认真总结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曲艺艺术的建章立制、发展提高和普及推广工作,积极推动全县曲艺艺术事业的长足发展,持续保持曲艺艺术的繁荣兴盛,让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