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近年来,对于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无害化处理,各地政府也做了不少尝试和努力,但是由于居民意识不强、处理设施配套不完善、投入不足、缺乏强制机制等各种原因,收效甚微,工作进展缓慢。
政协委员宋根川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形成共识。学习先进经验,强化媒体对垃圾分类的报道和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营造人人注重环保、人人关心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让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成为个人下意识行为;通过开展志愿者宣讲、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教育基地等方式,为大家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提升分类能力,改变市民长久以来“一包扔”的习惯;利用强制性规范,对垃圾进行分类,总结可以推广的经验,并对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和成效显著的示范试点单位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加大垃圾回收设施投入。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城管、教育、卫生、机关事务等多个部门为组成单位,共下“一盘棋”;设立一小区一组织、一楼一栋长、一单元一门长、一户一家长、一家一监督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层层责任制;设立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综合处理场,对废弃树枝等园林绿化垃圾、废弃家具进行粉碎处理;鼓励全社会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赋予执法部门对不良行为进行及时查处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