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胃病,开些中药吃上一阵子就好了。”“这些中药不用回去煎,我这就能给你煎好。”日前,在郸城县胡集乡胡集行政村卫生所,村医杨家礼正忙着招呼患者。现在,他一天要为二三十位患者开具中医处方。村卫生所的治疗室里,中医红光治疗仪、理疗仪、煎药锅一应俱全,俨然一副专业中医馆的模样。
“中医业务变好,多亏了医共体。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不仅学会了针灸、拔罐,还会用200多种中药,我再也不是那个只会点儿‘皮毛’的村医了。”杨家礼笑着说。
杨家礼所说的医共体,是由郸城县中医院牵头,5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一级民营医院、228个村卫生室(所)组成的紧密型医共体(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该医共体带领乡卫生院开展6类2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所)均设置标准化中医治疗室,至少开展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辖区内中医诊疗人次达到了总诊疗人次的70%以上。
“在村里看中医,不仅效果好,花费还低。我这腰治了一个星期,才花了百十块钱!”在项城市范集镇李楼村卫生室,腰椎疼痛的69岁村民贾云明正在接受中医熏蒸治疗。负责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项城市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大力推广中医药服务,该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辖区群众就医门诊次均费用下降20.3%,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8.9%,极大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住院几天,一直在做理疗,基本不花钱?”在郸城县胡集乡卫生院,腰椎不适的王艳辉已住院3天,他就住院费用询问医生孙军,不敢相信只花了那么少的钱。得到孙军肯定的答复后,他开心地笑了。孙军告诉记者,相关政策明确,在乡卫生院接受中医适宜技术诊治和中药治疗,治疗费用150元起报,中医药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我市各医共体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中医药服务。鹿邑县先后投入60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提质升级,每个中医馆内均配备有艾灸仪、牵引设备、治疗床、煎药机等10种以上中医诊疗及康复设备。项城市在748个村卫生室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全覆盖,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0~3岁儿童中医健康调养;在415个行政村实现健康教育文化墙全覆盖。
要实现村村都有好中医,为村医全面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是重中之重。郸城县中医院院长水新华介绍,该院作为郸城县中医医共体总医院,每季度对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举办一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生在接受培训后经考试合格上岗。
“在全市层面,2023年,我们已经累计培训‘西学中’人才3300余人、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人员210余人,9800人次接受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周口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办公室主任王志冰说。
伴随着基层中医药人才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市中医药基层服务网底织密筑牢。2023年,周口市所有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标准,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能够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74.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周口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胡国胜说,2024年,我市将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和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基层和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使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80%以上的村卫生室规范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健康周口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周口中医药力量。(记者 刘伟 郑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