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街道干净整洁,行道树生机盎然,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休闲广场上孩童嬉戏笑开颜……春日里的淮阳区郑集乡,一幅美丽画卷铺展开来。
近年来,淮阳区郑集乡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以整治“六乱”、开展“六清”为重点,全面全时全域推进,群策群力群筹保障,奏响了人居环境整治“四部曲”,梳扮出净、绿、亮、美的高颜值,谱写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乐章。
新村新景新风貌,奏响人居环境整治“前奏曲”。郑集乡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引领,深入推进官路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快人居环境“新四变”,奏响人居环境整治“前奏曲”。以坑塘治理为整治重点,对黑臭水体全面排查、建立清单,立足“内外兼修、源清流洁”的要求,积极实施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工程,全面截污清淤,建设环湖步道,打造景观小品,昔日“臭水坑”实现了华丽蝶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硬化村内道路,铺设污水管网。采取“脚步丈量”工作法,逐村逐组逐胡同逐户查找问题,对危旧房类型、用途、面积、数量等信息进行全面登记,党员干部率先拆、公职人员率先拆、乡贤名人带头拆,带动广大群众从“不愿拆”到“主动拆”“自发拆”。以官路边村为重点,对周淮路沿线进行高标准绿化,发动群众对村内道路、废闲地、庭院进行补绿植绿,实现入村有景观路、村内有小公园、围村有绿化带、村边有风景林的“四有”目标。
三拆三清三提升,奏响人居环境整治“主题曲”。郑集乡以整治“六乱”、开展“六清”为重点,找准着力点、把握关键点、寻找突破点,“拆”字当头、“清”字跟进、“美”字提升,奏响了人居环境整治“主题曲”。由乡班子成员带队,组织机关干部,对主要道路沿线的私搭乱建、残垣断壁、破旧房屋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以环境卫生“一眼净”为目标,大力清理垃圾杂草、整治坑塘沟渠、清理小广告、治理“三线”。坚持因村制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挖掘村庄特色,提升整体风貌,如对郑集大街重新规划改造,绘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墙体彩绘,让乡村处处添美景,铺开振兴新画卷。
全时全域全面干,奏响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曲”。坚持高标准定位、大力度推进,以摧枯拉朽的声势、疾风骤雨的力度,奏响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曲”。乡主要领导坐镇指挥、班子成员带队驻点围村,保洁员、乡村干部、群众、志愿者等全面参与,集中力量逐个自然村“过筛子”,形成了“暴风雨”式的工作声势。坚持“白加黑”“五加二”连轴转,快马加鞭、只争朝夕,跑出了全力冲刺的加速度。乡村干部连续奋战,高标准打造环境优美村落,实现村头村尾一个样,环境卫生无死角。树牢结果导向,建立观摩评比和随机抽查机制,每周开展一次人居环境观摩,随机抽取一个村,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测评打分,以评促改、以查促进、以奖代补,有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群策群力群筹措,奏响人居环境整治“协奏曲”。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深化乡村治理的抓手,坚持党组织要引领,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的“六要”工作法,群策开路、群力推进、群筹保障,奏响人居环境整治“协奏曲”。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围绕道路规划设计、绿化亮化、美化提升等环节,广泛召开村民会、小组会等吸纳群众意见。如,在道路两侧的规划上,听取群众意见,突出就地取材,用坑塘淤泥对路肩进行养护,用废旧砖石对路边进行硬化,兼顾经济性与美观性,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集中精力办大事。将蓄力与借力相结合,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同时在全乡范围内集结力量支援重点村整治,干部带头干,不靠蛮干靠示范,形成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探索建立“五分钱”工程和乡贤投入机制,通过多元投入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可持续。实行“众筹”模式,乡里奖补一部分、村里多方筹集一部分、群众负担一部分,三方合力集纳资金,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增添新活力,谱写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乐章。(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吴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