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春意盎然,满眼青绿。位于项城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项城市圣书缘服饰有限公司制衣车间内,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赶制一批标志服订单,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在其中一个工位上,52岁的王英把一块块标志服领片裁好后,缓缓起身,将裁片逐一挂在身边的智能制衣吊挂系统吊架上。随后,她抬手轻按了一下控制钮,裁片便如同“飞”起来一样,在空中高效地自动传送至下一个工序。
作为一名在服装行业工作17年的老员工,王英虽然年龄有些大了,却能够熟练操作智能制衣吊挂系统,并对现代科技在制衣领域的应用充满热情。
“我们企业在没有安装智能制衣吊挂系统时,所有裁片都是靠人工来回搬运到下一个工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也非常低。”王英亲历了企业从人工生产到智能化转型的全过程,颇为感触地说,“智能制衣吊挂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完成传输调度,大大减少了搬运、绑扎、折叠等非生产环节时耗,显著提升了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据了解,项城市圣书缘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服装企业,主要产品有西服、标志服、高档工作服、精品医护服、高端学生服、职业装等,年销售额逾8000万元。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成熟,服装生产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全面落实河南省及周口市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项城市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智能化建设行动,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纺织服装企业积极抢抓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机遇,以科技赋能的方式,持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向技改要效益,正成为不少纺织服装企业焕发生机活力的密码。在此背景下,项城市圣书缘服饰有限公司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引进电脑雕刻机、验布机、铺布机、全自动开袋机、上袖机、锁眼机、锁边机、钉扣机等先进设备,逐步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
“智能化设备普及后,员工数量缩减近半,效率却大幅提升。目前,企业的销售额每年保持30%的增速,真正实现了以‘智变’促‘质变’。”项城市圣书缘服饰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徐留辉说,“随着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我们企业先后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先进制造业技改项目支持企业、省级智能车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并荣获‘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绿色环保产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称号,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记者 张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