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为率先建成农业强市注入“标准力量”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4-15 08:44:3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暮春时节,在商水县平店乡程岗薯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千亩红薯正在释放标准化生产的魔力。该合作社与省、市科研单位联合制定红薯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探索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使红薯亩产提高25%、商品率提升22个百分点。“以前种地没章法,施肥打药都是大约摸,现在生产有标准,确保丰收更自信。”该合作社负责人程小中说。

  像该合作社一样,农业标准化实践已在周口遍地开花。通过标准化种植“周麦42号”,沈丘县小麦亩产超过1200斤。淮阳区刘振屯镇花生示范区推广高油酸花生生产技术规程后,亩均增产85斤。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主导制定的37项地方标准中,有21项聚焦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82%,223个绿色食品认证照亮产业升级路,13.5亿元农产品出口额刷新历史纪录。这个从田间地头展开的标准化变革,正为农业强市注入澎湃动力,书写周口从传统农区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生动答卷。

  标准化不仅提升了产量和质量,还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扶沟县的西蓝花从种植到包装全程执行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模式,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比国标更严,产品摆上日本的超市货架。项城白芝麻凭借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身份获得韩国市场准入。该市宜机收芝麻生产技术标准吸引全国10多个省市的种植户前来学习。扶沟县推广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模式,使80%以上的蔬菜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认证“三品一标”产品86个。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已培育出20个区域公用品牌,其中6个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目录。全市农产品出口额仅2024年就达13.5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标准化包装产品占比超90%。

  近几年,在科技引领下,我市以标准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走进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智慧农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数据实时跳动,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精准施肥。“过去种地凭经验,现在种地靠智能。”农技员李明中对记者说。在河南绿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韭菜示范基地,物联网系统按照绿色韭菜标准化生产规程调控温湿度,使有机韭菜认证面积不断扩大。“标准化+数字化让品质更稳定。”该基地负责人刘顺德介绍。在沈丘县,海潮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杂交肉羊饲养规程饲养的澳湖羊,瘦肉率提高,每头利润增加二三百元。

  农业生产有标可循,创新驱动有标引领。我市农业标准化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作用巨大。2024年,全市完成淮阳黄花菜、项城白芝麻等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升级;在第一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5个试点产品8个基地的基础上,分别在西华、商水打造了第二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有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2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0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110个。淮阳区农村黑臭水体标准化治理经验受到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表彰,吸引60多个地市前来观摩学习。

  标准化农田里麦浪翻滚,统一包装的农产品直通海外,周口正用“标准密码”解锁乡村振兴新动能。“我们将持续迭代标准体系,让标准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农业强市的新动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孙杰说。(记者 王伟宏 付永奇)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