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旁,新街北头路东这个地方,以前是我家。”10月13日,赵晏指着新街北头施工围挡挡住的地方,感慨道,“木楼以前就在这里,可惜现在永远消失了!”不过,让他欣喜的是,政府在木楼旧址旁边复建了仿古建筑,以恢复南寨历史文化街区“元气”。
赵晏说,小时候别人问他在哪儿住,他一说在磨盘山旁的木楼上住,大家就都知道了。他的太爷爷从沈丘逃荒来到周口,爷爷是太爷爷在逃荒路上捡来的小男孩,后来爷爷和奶奶成了家,就有了现在的赵家大家庭。
1959年以前,赵家一直在小渡口卖茶、卖蒸馍、卖萝卜丸子汤。赵晏88岁的母亲孙秀荣回忆道,赵家茶馆其实就是一大间“趴趴屋”,茶桌、饭桌摆在街边。当时周口水运业发达,搬运工很多,他们大都在腰间系着一条宽宽的蓝布带子,老远就大声喊:“老赵大大,一碗汤两个馍!”在他们大口喝汤的时候,周口的街巷趣事就随着丸子汤的香气传了出去,传遍沙颍河两岸。
赵晏(左)和母亲在看老照片。
1949年前后,赵家茶馆成为我党干部的落脚点,原因是贫穷的赵家人是可靠群众,另外茶馆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便于情报收集。赵晏说,在党的影响下,他的四叔随着刘邓大军南下,成为革命干部。
1959年,周口“老洋桥”南头要修建招待所,赵家茶馆被拆除,赵晏家就搬到了新街北头木楼里。
赵晏说,搬到新街北头木楼后,他们家有了安稳的住所,并且一住就是20多年。
木楼是晚清时代的建筑,上下各4间,共8间,墙壁为实心大砖,足有二尺宽,外墙用江米石灰汁抹缝,屋顶铺小灰瓦,屋脊用各种兽头瓦装饰。二楼有3根一抱粗的横梁,赵晏的哥哥们从下面过都要低头。二楼的地板全是厚厚的木板,正中的窗户是木格窗,冬天糊上窗纸御寒,夏天撕下通风,开窗要用木棍往外撑起窗扇,临窗摆着一张老枣木八仙桌。木楼的临街门面房,中间两间采用榫卯结构,墙壁用木板扣成,两根立柱直通二楼横梁。一楼临街的窗子为六角形,离地很近。
“木楼上的赵家”人口众多,赵晏的父辈弟兄5人,他的堂兄弟有14人。赵晏的奶奶去世前,赵家已经四世同堂,有40多口人。赵晏算了算,在这40多口人中,至少有30人曾在木楼里住过。
赵晏说,能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多亏了奶奶。奶奶是一位睿智的老人,虽以童养媳的身份被赵家收养,但在太爷爷、太奶奶去世后,爷爷属于那种只管卖茶不管家务的“甩手掌柜”,是奶奶撑起了这个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奶奶每周给家人改善一次生活,5毛钱买块有肥有瘦的猪肉,肥肉炼油,油渣存起来炒菜,瘦肉剁成肉沫,配上两大碗萝卜丝,用猪油炒透,做一大锅肉渣面条,让孩子们敞开肚皮吃个够。
赵晏说,他的父亲赵金瀛毕业于当时的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1953年被分配到淮阳师范学校附小教美术课。他的母亲孙秀荣原籍荥阳,从郑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也被分配到淮阳师范学校附小教音乐课,于是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不久,父亲因言惹祸,后又患上肺结核病,被迫辞职回到周口,母亲也调回周口,在当时的文化街小学任教。
为生计所迫,赵晏的父亲在南永兴街路东开了一家美术服务部,靠给别人写写画画挣生活费,成为周口知名人物。1978年,赵晏的父亲被安排到周口市(现川汇区)总工会工作,那时他已经40多岁了。
赵晏说,在木楼里,父亲经常在二楼的枣木方桌上画画、写字。木楼采光不好,他家就从街边电线杆上接一根线拉到木楼里,用的是一只25瓦的灯泡。晚上全家人吃饭时,父亲将灯泡拉到一楼照明,饭后将灯泡拉到二楼,方便写字、画画。睡觉时,父亲再将灯泡挂到床头看书。
有一年,家里没钱过春节,赵晏的父亲出主意,领着家人卖对联。父亲先选好对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等,再让赵晏和堂兄弟分工描摹,然后拿到周边集市上卖。那年春节,他们在枣木方桌上靠写对联卖钱,吃上了一顿肥肉馅饺子。赵晏说,他的手因描摹对联留下冻疮,直到40岁以后才不复发。当时,一个灯泡每月要缴纳1.5元电费,木楼租金一个月为3元。由于新街的邻居们还生活在“煤油灯时代”,“木楼上的赵家”最先用上了电灯泡,成为他们家最扬眉吐气的事儿。
作为媒体人,赵晏退休后正在写一组回忆木楼生活的文章,题目暂定为《木楼记事》。木楼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那就在他的文章里寻找吧!(记者 梁照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