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寨牲口市的原周口市供销社牲畜服务部工作了两年。我第一次去甘肃买马,运回了千余匹蒙古马,一路上人欢马叫,真是热闹!”我市著名摄影家冯卫光回想起48年前买马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牲口交易市场曾经是周口历史上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据说,为剿灭捻军,曾国藩带兵进驻周家口。为补充战马,曾国藩派人从蒙古买回5000匹骏马,其中3000匹用于军事,余下2000匹,由随马而来的蒙古人在周家口出售。后来,周家口骡马交易市场日渐兴盛,成为全国最大的骡马交易市场。在国内骡马交易行业里,流传着“南有周家口,北有张家口”之说。周家口的骡马交易市场分布在南北两寨,其中,南寨骡马交易市场以牲口市街为中心,路边拴马桩林立、存马的院落众多、干店林立……
葛庆亚笔下的南寨牲口市街。
史料显示,清末时期,周家口南北两寨,4条交易牲畜的街道上有牲口交易行18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日交易牲畜近万头。
出生于北寨二板桥东头的冯卫光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人生中会有做骡马交易的篇章。1973年5月,高中毕业后,冯卫光作为一名知青,被下放到黄泛区农场九分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6年1月,原周口市供销社牲畜服务部到黄泛区农场招工。冯卫光成功入选,回城参加了工作。
冯卫光上班后,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到甘肃省疏勒河边上的一个偏远草原乡镇买马。那里的马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大草原,个头不高,但耐寒耐热性强,非常适合中原地区农耕使用。牲畜服务部和那里的牧场联系好买马的事项后,22岁的冯卫光带领一群老行户(牲畜市场里专业牲畜交易人员)前往甘肃。
如今的荷花渡是原南寨骡马交易市场的中心地带。
冯卫光说,一群老行户穿着光板羊皮袄、黑普蓝裤子、长筒黑胶鞋,提着帆布桶,跟着他坐汽车到郑州。因买不到去甘肃的火车票,他们就改为乘坐飞机。他们从兰州机场下飞机后,又乘坐火车,在陇海线上的疏勒河站下车。
他们到了地方后,次日,牧民就赶着马群来了。由于联系的运马火车还没有到,他们就租用了一个大院子存放马匹。1000多匹马奔涌而进,尘土飞扬,十分壮观,冯卫光和一个年轻的牧民,分别蹲在大院两侧高高的墙门垛子上,仔细地数着进院的马匹。最后他们数的数字相加,再除以二,得出的数字为正确匹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解决1000多匹马回周口途中的吃草饮水问题,冯卫光从当地雇了10多个年轻人,在当地买牧草,为马匹备草料。火车到后,他们克服困难,集中人员将马匹赶进了车厢。他和老行户们睡在草堆上,一路照看着马匹,在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和马嘶叫声中,用了近一个星期才回到周口。
到周口火车站后,他们将马赶到南寨牲口市街的各个大院内喂养。随后的马匹交易工作,由牲畜服务部的老行户们完成。
当时,农村机械化程度很低,农民还是靠骡、马、牛、驴犁地、种田、拉车,所以牲畜交易市场生意十分火爆。交易时,双方将手藏于袖筒里或衣服内,互掐着手指头商量价钱,俗称“捏价”。牲畜交易这个行当,民间戏称为“牙行”,因为买牲畜首先要扒开嘴看有几对牙。牲畜交易的学问很多,人们对“牙行”里的老行户很尊敬。
冯卫光说,南寨的牲畜市场交易量很大,每天有100多个老行户接客进行交易,牲口市街及周边几个街巷两边,到处都是牲口。外地来的客商很多,他们为了省钱,大多住干店,一晚上只要几毛钱。当时,牲畜服务部一楼柜台前每天排满了交钱的商人。收钱的工作人员晚上下班后前往银行存钱,都是用架子车运钱,为此公安局专门派驻工作人员,保障交易资金的安全。
在牲畜服务部工作了两年之后,冯卫光调到了原周口市文化馆(现川汇区文化馆)工作,开启了他的摄影之路。冯卫光说,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以牲畜为劳作主力的农耕时代逐渐谢幕,作为周口老八景之一的“闹市轮蹄”也成为了绝唱。
冯卫光向记者介绍原周口市供销社牲畜服务部的办公地点。
从事牲畜交易工作的两年时光,宛如一支古老而甜蜜的歌谣,留在冯卫光的记忆里。(记者 梁照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