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节,漫步在周口中心城区,浓郁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楼桥倒映,水天一色。植物园内人流如织,鲜花与绿地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黄调蓄湖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游人划着小船在绿水间尽情徜徉;滨河公园内,宜人的休闲环境,精致的微景观、慢跑道,让市民尽享运动健身的乐趣。
一城之美,在山水禀赋,在人文底蕴,更在精致建设、精细管护。 2024年, 按照市委书记张建慧提出的“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新目标,我市城管部门严格落实“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宜居之城”建设,坚持干字当头,积极履行职能,运用“强治理”“细绣花”“智提升”三大策略,高效推动城市治理工作,持续提升市民满意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周口打造成宜居宜业的临港新城。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通行效率和承载能力,2024年,我市城管部门先后实施了中州大道北延、建设大道东延、文昌大道西延、银珠路北延、八一大道北延、川汇大道东延西延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新建交通大道(龙源路至周口大道段)、滨河北路(前太平街至大庆路段)等道路市政配套和绿化工程,对中心城区跨沙颍河4座桥梁防撞设施进行完善提升,对新建成通车的七一路跨沙颍河大桥周边进行绿化,对两岸引线道路及配套市政设施进行完善,对中州大道桥进行维修加固,一大批“断头路”被打通,城区道路、桥梁等项目建设工作扎实高效推进。
通过“智慧城管”平台监测分派,相关部门接单后精准管养,推动问题迅速整改,推动城市环境品质得到全面提升……2024年,中心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采取“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处理、四级网络”运行模式,从“人防”转变为“技防”,通过智慧化手段对中心城区4 个区、18 个市直部门、16 个企业单位实行统一监管考核,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占道经营、马路游商较多、非机动车乱停放严重、垃圾清理不及时、个别路段路面破损等市容环境乱象,按照“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的闭环式工作流程,进行重点巡查、采集、督办,做到精准发现问题、快速处置到位,大幅度提高处置效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打通了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4年,在“数字赋能”“高科技”的加持助力下,我市城管部门坚持常态化开展“五项活动”“七大专项提升行动”,先后设置临时便民市场,加大对马路游商的治理力度;持续加强市容秩序综合治理,排查整治问题围挡,加强渣土清运管理;指导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在中心城区安装蓝牙道钉,优化停车点位,推动文明归位。持续开展的“市容整治行动”让大街更有序,“环境提升行动”让小巷更洁净,“厕所革命”让群众更方便,“亮化行动”让港城科技感十足,“市场规范”让老城区烟火味儿更浓……通过城管人的精细管护、匠心营造,中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新区建设高端大气,老城更新焕发活力,一条条城市干道洁净有序,背街小巷韵味十足。
近悦远来风物新,最是文明润人心。2025年,我市将聚焦精神文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在发展理念中深植民生情怀,持续深化文明创建,厚植文明沃土,培育文明新风。周口城管人将坚持温情执法、贴心服务,通过城市更新、提升改造、集中整治等一系列精细管控手段,逐渐补齐城市短板,肃清“城市顽疾”,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图景,全面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周世举 郑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