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今年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餐饮,关注美味与健康,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和提案。
加强农村宴席安全监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宴席(乡宴)规模和频次日益增加。然而,当前农村宴席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威胁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这两类弱势群体。市人大代表、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李玉平经过广泛调研,就如何加强农村宴席安全监管提出建议:强化食材源头管控,详细记录食材来源、进货渠道等信息,建立可追溯体系;规范厨师团队管理,实行农村流动厨师团队备案登记、持证上岗,定期对其进行食品安全知识与烹饪技能培训;加强现场监管,建立农村宴席提前报备与现场监管联动机制,在宴席当日对食材进行现场验收; 深化宣传教育,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举报制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健全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运转,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农村食品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守护农村居民饮食健康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希望相关部门携手共进,为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筑起坚固防线,把‘流水席’打造成‘放心宴’。”李玉平表示。
让新质生产力助推餐饮业发展
“餐饮行业作为重要服务业之一,对于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协委员韩霞表示,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开始助推餐饮行业发展。作为河南中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韩霞从事餐饮行业近20年,见证了周口餐饮业的发展变化。
针对我市餐饮行业现状,她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鼓励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建立餐饮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餐饮企业引入数字化技术,如智能点餐系统等,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支持餐饮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餐饮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餐饮文化,丰富消费体验;加强餐饮企业与农业、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记者 付永奇)